取胜之道?小米公司的多元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29 23:27:20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一个公司的持续经营与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脱不开联系,当公司经营壮大到一定地步,为了扩大自身优势追求相应的规模经济以及抓住市场机会寻找新的利润来源,或者为了分散现有的经营风险,公司则会考虑多元化经营战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企业选择多元
一个公司的持续经营与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脱不开联系,当公司经营壮大到一定地步,为了扩大自身优势追求相应的规模经济以及抓住市场机会寻找新的利润来源,或者为了分散现有的经营风险,公司则会考虑多元化经营战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互联网行业整体上也呈现多元化程度逐步上升的趋势。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虽然拥有相对密集的资本投资,但更新换代的频率也非常快,所以盲目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往往会导致公司经营不善甚至面对破产危机。
一、小米公司的基本情况
创立之初,小米立志成为利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开发和销售公司,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移动设备和软件上。2010年,小米首先发布了MIUI系统,然后才在创立第二年销售小米手机。
由于创新性的互联网营销以及消费者的拥护,小米手机自投放到市场以来,就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和不俗的手机销量。小米并不满足仅仅生产制造手机,开始了多元化战略的征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3年,它先后开发了小米盒子、小米充电宝、小米路由器等,主要是手机相关的配件,上市之初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取得开门红的好成绩,这也激励小米披荆斩棘,坚持多元化之路。
小米一鼓作气于2014年开启了多元化的第二阶段,向消费物联网领域进军,这年它开始拓展智能家居业务。小米通过投资有潜力的企业,实现产品开发的协同,进一步扩充了小米产品矩阵。
截止到如今,小米生态矩阵中已覆盖了手机配件、影音打印、智能家居和出载车行等领域。同年,“野心勃勃”的小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由印度开始开拓了多个海外市场,且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2015年,小米开始多元化的第三阶段,跨入互联网服务业务,同年推出消费金融和商业保理等产品。同时小米利用 MIUI 平台开展一系列广泛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创新性地让用户参与进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和改善中。
2017年小米也致力于线下零售小米之家的门店扩张,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2018年,小米于港交所正式上市。2019 年,小米被《财富》杂志纳入世界500强,这也成为有史以来榜单中最年轻的企业之一。
通过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小米从一家以智能手机制造业务为主的企业发展成现在以智能手机、IoT 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服务业务的“互联网+制造业”型企业。
二、小米公司多元化发展历程
小米公司最初是主营智能手机业务的,而后踏入 IoT 业务领域以及互联网服务等行业,其多元化经营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把“铁人三项”理念融入小米公司之中,逐步诞生软件到系统再至硬件,实现健全的循环系统是雷军建立小米的初心。
但在前两年,小米公司还是将发展方向重点定位于智能手机领域。要想设计高质量和让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智能手机,小米公司将对于互联网工具的运用放在首位,并使客户介入手机硬件的设计和开发,分析用户的评价进而判断最有潜力的市场需求。
再者,基于高质量的性价比,专注于超出用户期望性价比的程度。再如,将与品牌和口碑相结合吸引消费者,依靠群众的力量宣传,广告资金也会下跌。
其次,建立了一种无需中间商就可以在线上销售和预订购买商品的方式,并且可以向消费者直接交付产品,而不会产生各种线下店内成本和销售渠道成本。
不仅如此,MIUI手机操作系统也由小米公司独家开发,这个出色的软件系统将消费者和公司的发展相关联,从而建立了庞大的客户群体。2013 年小米开始多元化战略初尝试,首先是拓展核心业务手机相关产品及配件,先后开发了活塞耳机、路由器、小米盒子和移动电源等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同时,小米利用其在手机业务上积累的经验、技术等资源进一步拓展手机业务,增加更加低价的红米系列手机,满足对价格敏感、更加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需求。
手机配件市场的开发以及红米手机的现实给小米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开发市场,获得新的顾客,从而为小米树立口碑,增强品牌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市场还没被开发的阶段,小米公司分析出未来 IoT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在2013下半年启动了一种新型生态链模式—“投资+孵化”。
基于小米公司自身完整的生产营销物流渠道,以及超强的原料采购实力和研发能力,于是小米公司也开始了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此经营模式下得到了提升,同时弱化了公司的经营风险,2014年小米公司发布了小米平板、小米4以及小米手环等,全年共投资27个生态链项目。
2015年,小米公司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小米公司仔细斟酌了电子商务的利与弊,开创新零售业务的发展,踊跃探索线下渠道。小米之家的线下零售店替代了售后服务类型,客户的体验效果直线提升,消费者们口口相传。
其次,小米公司基于对技术创新企业的合作,使得生态链产品逐渐被设计和开发,与合作商为消费者共同创立良好的IoT体验,到 2016 年小米公司投资了相关生态链项目共计77 个。
到 2017 年,小米已经建立了一个面向消费者的IoT平台,拥有 1 亿多款大型智能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数量开创了一定规模,其市场份额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基础是2010年初自主开发的MIUI操作系统,雷军颇有远见地没有选择大多手机制造企业使用的 Android 系统,而是自主研发了更加优化的MIUI系统,迄今为止,该系统获得了消费者的极度认可和称赞。
MIUI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小米手机自带的阅读、应用商店、云服务等增值服务的收益空间,在未来小米生态系统体系中的变现途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另外,小米手机的大量销售也助推了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发展,小米首先将手机、智能家居等硬件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通过硬件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服务。
小米手机、小米智能家居、小米电视等产品的海量销售使得消费者不断为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付费,成为小米稳定的收入来源。基于此,小米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增强了品牌优势。
小米多元化战略并没有止步于此,2015年它通过多种途径对积木盒子、老虎证券、51信用卡等多家公司开展了战略性投资,获得了银行、保险中介等金融资格,正式进入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呈现多元化。
2016年小米进军互联网广告服务业和手游运营业务,次年小米有品电商平台问世。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全面开花。至此,小米完成了智能手机周边产品、IoT 生活和消费产品以及物联网服务业务的多元化布局。
三、小米公司多元化特征
2013年,小米公司看到了IoT产品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开始陆续在物联网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相关布局。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小米在维持自身业务经营发展的同时很难将大量资金用于对发展成熟的优质企业进行直接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另辟蹊径,转而为具有技术优势,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企业投资,并帮助其进行产业孵化,逐步打造小米生态产业链。为了优化资产结构,调节资源配置,小米将企业重心放在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而将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和大部分的物流运输进行外包。在这种战略管理方式下,小米极大地降低了中间投入和固定资产成本,能够将资源重点投放在产业回报率较高的环节,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
小米通过大量投资生态链企业,快速扩充了IoT生活和消费产品的种类。而且IoT硬件产品的销售也进一步为核心手机业务积累了用户群,并且为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开展带去了成本极低的客流量。
随着多元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小米公司对于硬件、软件产品和互联网应用三大核心业务进行了系统规划,产品种类的增加和投资布局也逐渐构成圈层化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小米产品生态系统。
第一圈层是小米公司的手机、电视、平板和路由器等子产品。第二圈层即物联网领域,它围绕着小米自有产品由生态链企业研发的智能硬件和日常消费品,主要涉及有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第三圈层则是围绕 MIUI 系统开发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主要包括金融、游戏、社交等。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其实构成了联系紧密的生态系统:小米手机作为终端载体,同时提供用户群,与米家等软件等共同对物联网消费产品进行操控,同时带动手机买家消费其他的物联网硬件产品。
而第三圈层又从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获取到成本极低的稳定消费群体,并为这一群体创造了一个可以随时沟通和交流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第一、二圈层到第三圈层的用户流量变现。
小米公司在物联网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中,主要通过手机为入口,一方面IoT产品为互联网服务引流用户群体,另一方面互联网服务极致的用户体验又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和IoT产品的销售。
四、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传统的重资产运营模式让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融资压力、资金成本压力。而轻资产运营模式善于利用公司的轻资产,以此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力争用最小的资本投入获得可观的收益。
小米多元化实施过程中也采用了轻资产运营,其中主要表现在注重产品创新、关注顾客体验以及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通过外包形式交给其他企业,而自身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产品研发和销售。
传统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应该整理自身已拥有的轻资产,如品牌价值、供应链关系、销售渠道等,然后对能延伸出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加以重视,特别是要时刻关注产品市场最新动态,把握用户真实心理需求,从而来对产品进行更新优化,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在自身资金有限的情况也可以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制造商,并完备商品质量监督机制,确保质量也加速运营,以此探索出与企业本身契合度比较高的运营模式。 (编辑:广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