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唐岩与阿里,孰强孰弱?
阿里是我几十年职业生涯中所遇到最好的公司,没有之一。有幸身在其中时,才能理解阿里之所以成为中国超一流的科技巨无霸的原因,其战略、文化、团队和执行皆非常优秀,我离开阿里后亦始终对其抱有感情,但是在“投资与控制”这个问题上,我不得不直言一句:对于阿里来说,学会放手很重要,有些业务完全可以让其他人去做。 阿里不仅在美团上有先机,在腾讯之前也和点评接触过,“起大早,赶晚集”,最后新美大却最终走到阿里的对立面,很是可惜。如果阿里在这两个公司占有影响力的股份,让王兴团队做出一个服务业的淘宝,像蚂蚁、菜鸟那样一个板块独立发展,和阿里共享服务业互联网化这个万亿市场的大蛋糕,比起阿里自己要投入数百亿去打这个战争,岂不更好?最后打完的结果很可能还是分享这块大蛋糕。 阿里要做什么?别人做不了的业务。 比如阿里云和B2B业务,帮其他企业搭建高效的基础IT平台,节省企业资本性开销,提高竞争力。阿里云绝对不是一个小企业能做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还有其他公司的信任,需要他们相信,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你这是安全的,光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小品牌能够做到的。 再比如支付,也是需要足够大体量公司的信誉背书的。因而,围绕阿里云,投资团队会帮忙收购一些核心的技术、企业,即使是需要花大价钱,然后将其整合其中。这种业务性投资是非常值得的。还有新零售和国际业务,阿里这样体量的公司有资源,有能力,有竞争优势去做。 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以为谷歌的模式,或许提供了一个相对最优解,通过旗下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去完成生态型布局,内部的企业发展部去做收购兼并类的投资,以增强自身核心业务实力和发展。 两手兼顾,也许就不会出现乌镇那样让阿里尴尬的局面。 想要阅读张鸿平回忆阿里资本经历全部内容,请前往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虎嗅App”,四万字全文将于近日在虎嗅App上陆续发布。 (编辑:广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