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十年的「曲奇四重奏」IPO,这给零食业投资带来了什么启示?|港股观察
与中餐相比,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主要中餐品牌通常分别在3-6个月及15-20个月内,实现首月盈亏平衡及现金投资回报。中餐的最标准化赛道——火锅,海底捞新开餐厅一般在1-3个月内实现首月盈亏平衡,大多数餐厅在6-13个月内实现现金投资回收。相比之下,零食业的资金回笼更快。 财务情况及预测参数2013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曲奇产品销售价值从265亿元增加至3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同期香港曲奇零售商数量从18间增至32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5.5%。曲奇产品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礼品选择,尤其在新年期间。由于赴港旅客及大陆消费者购买力上升,香港零售业都录得快速增长。 目前,曲奇四重奏在香港市场排名第二(按营收计),根据Ipsos数据,其市场占有率为13.6%。香港曲奇零售市场首五大品牌占据66.6%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可见香港本土市场竞争激烈,曲奇四重奏的未来增长率可能有限。 这亦是零食业投资的问题之一。由于需要打造爆款,就必须寻求一个足够细分的赛道,模仿者亦会蜂拥而至。由于赛道足够细,这导致承载不了太多玩家,市场集中度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很高,此时竞争会白热化,甚至引发价格战,导致公司增长受限。此时的最佳策略在于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可能是线上流量入口(网购),或是海外市场。 曲奇四重奏在2016财年、2017财年、2018财年,分别实现营收0.95亿、0.82亿、0.81亿港元,呈逐年下降趋势;净利润0.22亿、0.29亿、0.25亿港元,呈波动趋势。 若要预测香港零食-曲奇市场、及曲奇四重奏的增长情况,需要在预测模型中根据以下参数来计算: 本地销售部分:
旅客销售部分:
成本分拆:
在此我们重点看看旅客销售部门和成本分拆。 香港曲奇零售业于2015年及2016年整体下跌,主要就是因为香港的旅游业放缓,访港旅客人数由2014年0.608亿人次,减少至2016年0.567人次,导致曲奇产品的需求下降。 不过随着香港旅游业复苏,及大陆赴港旅客增长,自2017起,访港旅客人数重踏升势,于2016年至2017年期间按约3.2%的按年增长率上升。而2018年1月至6月的访港旅客人数较2017年同期增加约10.1%,显示旅游业强势复苏。根据政府统计处,面包、糕点、糖果及饼干的零售销售于2018年上半年录得强劲增幅,较2017年同期增加约7.9%。 2013年至2017年期间到访香港的旅客人数;数据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Ipsos分析 零食业最大的成本项目,来自于原材料成本。对于曲奇四重奏来说,原材料在近三年占销售成本62.7%、58.8%及59.7%,核心产品蝴蝶酥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酥皮和糖,牛油曲奇则是面粉、牛油和糖。 2013年至2017年期间相关进口食材的平均价格趋势;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署 由于在香港出售的大部分黄油进口自法国、新西兰及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牛奶价格变动将影响进口香港的黄油价格。 香港面粉的价格变动受美国及中国内地(为小麦的主要产地)的小麦价格波动影响。美国的小麦价格自2012年年中起一直下降,而中国的小麦市价自2014年起因小麦供应过剩而一直下降。 精制糖2013年至2016年期间的减幅,是因为全球食糖于2011年至2015年期间供应过量而持续下跌。香港的精制糖平均价格于2017年轻微反弹为全球食糖价格于2016年上升的滞后影响。 对于2018年至2022年期间,Ipsos预测香港曲奇零售业的销售价值预期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 2013年至2017年期间及2018年至2022年期间(预测)香港曲奇零售业的销售价值;Ipsos分析 限制发展的最大问题——产能瓶颈曲奇四重奏的产能主要为香港零售店而设立,所以产能十分有限。预测销量与产能之间的系数是制造业永恒的命题,也是限制大部分零食公司的一大瓶颈。 (编辑:广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